English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 首 页
  • 研究院概况
    院长寄语
    研究院简介
    研究队伍
  • 新闻动态
    新闻发布
    研究动态
    信息公告
  • 组织架构
    高效率EDA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EDA产业标准研究中心
    半导体量测技术研究中心
  • 产品资源
    技术前沿
    产品介绍
    学术活动
    对外服务
  • 加入我们
    加入我们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English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 首 页
  • 研究院概况
    院长寄语
    研究院简介
    研究队伍
  • 新闻动态
    新闻发布
    研究动态
    信息公告
  • 组织架构
    高效率EDA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EDA产业标准研究中心
    半导体量测技术研究中心
  • 产品资源
    技术前沿
    产品介绍
    学术活动
    对外服务
  • 加入我们
    加入我们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 新闻发布
  • 研究动态
  • 信息公告
新闻动态
  • 新闻发布
  • 研究动态
  • 信息公告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

北大EDA | 2025年“集成电路先进技术暑期学校”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1w+



本次暑期学校自7月21日开始,在新吴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吴区政府党组成员、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张弘发表致辞,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院长王润声,高校代表以及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共同参加活动。


▲ 张弘





张弘表示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无锡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工作与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发力、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集成电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而EDA软件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中最核心的工具之一,是推动整个产业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此次北大EDA研究院暑期学校的举办,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习提升的平台,也为产学研融合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员多关注、了解无锡高新区,希望大家能够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抱负的路径,也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王润声


2025年“集成电路先进技术暑期学校”由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EDA²)、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指导,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无锡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有限公司协办,杭州知存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赞助。


在这三天的暑期学校培养计划中,特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教授,以及华为海思、EDA²、知存科技、湖北江城实验室等知名企业和机构专家进行讲授。暑期学校内容围绕数字电路EDA、模拟电路EDA、EDA前沿技术——人工智能、EDA前沿技术——3D IC等多个议题分支展开讲解,通过丰富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分享,拓宽学员在集成电路先进技术,尤其是EDA领域的专业视角,进一步提升分析和创新能力。



滑动查看专家
1黄宇.jpg

黄宇——华为海思

2赵杰茹.jpg

赵杰茹——上海交通大学

3任鹏鹏.jpg

任鹏鹏——上海交通大学

4郑云升.jpg

郑云升——EDA²


姚海龙——北京科技大学

梁云——北京大学

王绍迪——知存科技

杨帆——复旦大学


严哲雨——浙江大学

谢涛——北京大学

徐强——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国创中心

吕杨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胡杨——清华大学

林亦波——北京大学

刘淑娟——湖北江城实验室





↓↓↓






课程现场

▲ 暑期学校的学员们认真听课

▲ 学员向专家积极提问

▲ 教授与学员们针对先进EDA技术的课间交流与探讨

(每张图片附说明文字)


来自五湖四海的知名教授和行业技术专家在课程中分享了他们珍贵的科研成果与行业经验,尽最大努力提高学员集成电路先进技术理论基础、激发学员创新设计热情、坚定学员工程实践信心,为国内EDA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次活动得到了超过300名学员的踊跃报名,但限于场地,我们只能择优筛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马来亚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200多名学生、青年教师和部分国内头部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本次暑期学校,其中研究生占比约80%,共同探索和研讨前沿EDA相关技术,并顺利结业。


↓↓↓





课余时间

▲ 教授及学员们正在铂尔曼酒店享用自助午餐


▲ 铂尔曼酒店欢聚晚宴


▲ 学员们参加暑期学校的游览



↓↓↓





学员评价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邢同学 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二年级:

参加北京大学EDA暑期学校的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作为一名本科生,课程系列讲座内容充实且全面,不仅涵盖了数字电路前端、后端以及模拟电路EDA等核心领域,还深入解读了AI大语言模型在EDA领域的应用与影响。这种贯通产业实践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EDA领域有了更立体、更前沿的认识。


王同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一年级:

通过北京大学EDA研究院暑期学校,我深入了解了业界与学界在EDA领域的最前沿研究,以及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得以与领域专家及全国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收获颇丰。


米同学 北京大学 硕士二年级: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EDA暑校!暑校课程设置非常全面,配合紧密,涵盖了从晶体管级到系统架构级的全套EDA教学,为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建立了科学系统的EDA知识体系。希望能继续参加下一次暑校!


席同学 南开大学 本科三年级:
为期三天的讲座以EDA为核心,深度融合AI大模型,内容既深入浅出又涉猎广博。从学术前沿到产业落地,从体系结构的顶层设计到电子器件的底层原理,全方位的讲解让我对集成电路领域的全产业链建立起初步认知。特别感谢无锡北大EDA研究院,不仅提供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宝贵的交流机会,还妥善安排了贴心的食宿条件,让这段学习经历充实而舒心。


王同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一年级:

再度参与北京大学EDA暑期学校,我收获颇丰。本次暑期学校设置数字电路前端EDA、后端EDA、模拟电路EDA及EDA前沿等板块,既深化了个人研究方向的认知,又拓宽了专业视野;既包含扎实的基础理论讲解,又涵盖前沿研究动态解析;既展示学术界成果,又衔接工业生产实践,是一次系统全面的集成电路学习体验。


路先生 知存科技:

在这次暑期学校里,我学习到了模拟、数字电路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对EDA工具的前沿研究课题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作为芯片领域的从业者,我收获很多。


于老师 江南大学:

通过本次EDA培训,我深入了解了我国在AI芯片和AI算力领域的发展现状,掌握了新型芯片架构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我们能够辅助晶体管和大规模电路模型的集成电路仿真,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尽管如此,我们仍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此外,通过芯粒封装互连技术实现了异质异构集成,这使得我们能够制造出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的高性能芯片。然而,在新型高密度晶圆级芯片中,热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设计有效的散热方案变得至关重要。这次培训对我的未来科研和教学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同学 香港大学 硕士一年级: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北大EDA暑期学校,有机会现场学习来自顶尖高校教授与行业头部企业专家的讲解与分享,从学术与产业两个维度深入了解前沿EDA技术。作为即将入学的研究生,我收获颇丰。在这里不仅拓宽了视野,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衷心感谢主办方和各位老师在炎炎夏日中的辛勤付出,祝愿北大EDA研究院越办越好,持续引领EDA领域的发展!


郑同学 南京大学 博士一年级:

同学们都很热情,大家在这里一起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起在EDA领域共同发展,另外,饭很好吃!


谭同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一年级:
杨帆老师的模拟电路自动化设计方法演讲不仅补充了许多工作细节,还将前后的工作串联起来,缕清脉络。参加会议后,我对模拟电路自动化设计有了新的看法,也有了新的想要尝试的技术。





信封.png


本次暑期学校为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第三次主办的研学活动,也是近年来海内外难得一见的精品集成电路先进技术专题课程。研究院计划每年定期举办暑期学校,并将组织更多类似活动,践行产教研融合的宗旨,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搭建起高校与产业间的桥梁,为所有愿意在EDA领域深耕的高校师生、希望紧跟行业发展和精进专业技能的行业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



END






版权所有©无锡北京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 |地址: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11号无锡软件园天鹅座A栋 |苏ICP备2023003033号-1